鑒別真假銀元的方法
近年來,老銀元在金銀幣市場上很受人們歡迎,價格持續上升,如錢幣交易市場里最為常見的“袁大頭(民國三年版)”已從年初的50多元漲到了目前的70余元。但市面上仿制的假銀元也有不少,人們一不小心就會上當。鑒別真假銀元有如下方法:
A. 稱重量。銀元的標準重量應是26.5克,成色88%。正常的銀元經過流通磨損后,重量也應達到25.8克。凡是重量低于25.8克、成色低于84%的,不是洗版、銼邊、包皮、挖補銀元,就是假幣。
B. 看外形?赐庑谓Y構,注意觀察銀元的顏色、花紋、圖案、大小、厚薄等是否正常,有無經過酸洗、銼邊、包皮、挖補的痕跡及是否私版銀元等不正,F象,一般來說假銀元的直徑比真銀元稍小些,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,即可辨出真偽。
C. 聽聲音。就是利用銀元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來辨別。用一個指尖向上輕輕頂住銀元的中央,用另一枚銀元撞擊這枚銀元的邊緣部位,發出的聲音輕脆,柔和,是真銀元。如聲音發尖而高,帶有銅聲,是含銅很多的低成分假銀元。如聲音低而嘶啞,周邊不一致,就是包皮、挖補的假銀元。一般假銀元的聲音多半尖短而低悶。
D. 驗邊齒。由于真銀元是機制版?其邊齒細致勻稱,規整劃一;假幣的邊齒粗糙,參差不齊,有的還有局部修銼的痕跡。只要細心,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。如真的“袁大頭”邊齒的兩條粗齒里有一條細齒?而假“袁大頭”的細齒則模糊不清。
E. 酸檢驗。在銀元上滴上一滴硝酸,如發現銀元冒綠泡或變黑,就是成分不足或假銀元。而銅芯銀元只要是一觸及硝酸,便會失去光澤。如是鍍銀,鍍銀表層很容易脫落,且脫落部分極易生銹。
鑒別真假銀元應記住這句口訣:“掂重、觀色、滴硝酸,輕輕碰擊聽聲音”。
在我國鑄造的近千種近代銀幣中,流傳最廣、影響最大、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,俗稱“袁大頭”或“大頭洋”,它是在中華民國成立以后由北京政府鑄造發行的。
民國成立之初,百廢待興,頭緒紛繁,貨幣問題尚無時間作更多的研討,市面上流通的銀元仍然以宣統三年大清銀幣為主,還有些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等。到了民國三年(1914年),北京政府頒布了《中華民國國幣條例》,規定民國三年由天津造幣總廠鑄造的袁世凱頭像銀幣為國幣,隨后南京、廣州、武昌等造幣分廠也開始按規定的重量和成色仿鑄這種新銀幣,流通全國。袁世凱頭像銀幣面值分別為壹元、中元(五角)、貳角、壹角4種;直徑分別為39、31.5、22.6、18.6毫米;成色分別為90.4%、78%、70%、70%;重量分別為26.6克、13.5克、5.3克、2.7克。由于這類袁世凱頭像銀幣形式統一,成色、重量有嚴格規定,很快受到了社會認同和接受,在國內金融市場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龍洋,成為流通領域的主幣。
“袁大頭”銀幣正面圖案為袁世凱側身像,上方是鑄造年份“中華民國某年”字樣;背面圖案為二株嘉禾花紋,當中襯托著“壹圓”面值字樣。根據“袁大頭”的鑄造年份、鑄造樣式和鑄造地點不同,“壹圓”面值的“袁大頭”一般可分為六個品種。
目前,我國國內郵幣卡市場里也常見有“袁大頭”銀幣出售,市面上最多的三個品種是民國三年、九年和十年鑄造的,其售價基本在50~60元之間,屬老銀幣中的低價潛力品種。民國八年鑄造的“袁大頭”存世量略少些,現市價約120余元一枚,為不少集幣愛好者所看好,甘肅省鑄造發行的標有“甘肅”字樣的“袁大頭”存世量已經很稀少,現成交價已達1800多元,普通的集幣愛好者已難以玩轉它了。
“袁大頭”中最珍貴、最稀罕的品種當屬民國三年袁世凱頭像“簽字版”試鑄幣,現一般郵幣卡市場里根本難覓其蹤影,連錢幣拍賣會上也鮮有所聞。該幣目前估價約值人民幣4~6萬元左右,是近代銀幣中不可多得的珍品,為國內外錢幣收藏家所關注。袁世凱頭像貳角、壹角小銀幣的售價一般在15~40元左右,中元(五角)價格較貴,為300元左右一枚,市面上中元銀幣贗品較多,收藏愛好者當引起重視。
對一些剛涉足紙幣交易市場的朋友來說,花上數十元,購藏一枚民國三年或九年、十年鑄造的“袁大頭”留存,還是物有所值的。
![]() |
![]() |
上一篇:“好幣”的衡量標準
全國首家郵票錢幣收購中心,免費鑒定。 高價收購郵票、紙幣、金銀幣等,收購網是集銷售、收購、鑒定、策劃、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。
QQ客服:188756518
電話:010-82960029
手機:15001113788
Email:yp5151@126.com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德勝置業大廈1號樓1011室